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對許多人來說,早晨一杯咖啡是一天的開端;對太空人來說,一杯咖啡則是「地球日常」的象徵。然而,在沒有重力的太空中,喝咖啡這件小事,卻比你想像的複雜得多。
在地球上,我們可以輕鬆地倒一杯熱咖啡,但在太空站中,由於微重力(microgravity)的影響,液體不會像在地球上一樣自然地往下流,而是呈現漂浮的球狀。這意味著,如果你把熱咖啡倒進馬克杯中,它會直接「漂」出來,在艙內飄來飄去,不僅無法飲用,還有可能危害電子設備。
所以,NASA 與其他太空機構早就知道,要讓太空人喝到咖啡,得動點腦筋。
最常見的方式是將咖啡預先沖泡、密封在特殊的鋁箔膠袋中。太空人只需要:
這種方式簡單安全,也是國際太空站(ISS)上最普遍的飲品包裝方式。
另一些咖啡則是以即溶粉末的形式包裝,讓太空人用 ISS 上的熱水裝置注入熱水沖泡,再從袋中飲用。這些「太空即溶咖啡」通常是經過特殊設計,口感接近地球上即溶咖啡。
常見品牌?美國太空人曾喝過 星巴克 VIA!
科學家與設計師也不斷創新,例如 NASA 工程師與太空人合作,開發出一種特殊形狀的咖啡杯,利用毛細現象(capillary action)讓液體沿著杯壁流動,太空人只需輕輕啜飲,就能像在地球上一樣「正常喝咖啡」。
這種杯子不僅讓喝咖啡更「人性化」,也讓太空人感覺更像在家,減少心理壓力。
你沒看錯!2015 年,意大利太空人 Samantha Cristoforetti 將義式咖啡文化帶上了太空。她與 Lavazza、Argotec 以及義大利太空總署合作,打造出全球首台太空義式濃縮機「ISSpresso」。
這台機器可以在太空中萃取真正的濃縮咖啡,解決了水壓與溫控的難題。雖然喝的方式仍是用吸管,但咖啡品質已達精品級水準!
對太空人來說,咖啡不僅是提神飲品,更是一種心理慰藉。長時間離開地球、遠離熟悉的日常,能喝上一口熟悉風味的咖啡,讓人感覺「我還是我」。
此外,咖啡也有其生理功效:
但太空人也會控制攝取量,以避免失眠或心跳加快等副作用。
在地球上喝咖啡是一種習慣,而在太空中,它是工程、科技與人性的結合。每一口太空咖啡的背後,都代表著人類不斷追求「在任何地方,也能活得像自己」的努力。
下次你在清晨喝下一杯熱咖啡時,或許也能想像,有一位太空人正在地球上方 400 公里的太空站,輕啜著漂浮的咖啡,思念著地球的氣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