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來台灣也產咖啡! 盤點台灣咖啡的產區
台灣咖啡自1884年由英國人引進咖啡種苗開始
已經有百年歷史,中間雖有低潮時期
不過在近期又開始慢慢走向高峰
因為喝咖啡的人變多,加上國人的推廣
並且將台灣的咖啡豆送上國際進行咖啡比賽
目前台灣也有自己咖啡產區自種咖啡豆
主要分為三大區:
高海拔產區、中低海拔產區、太平洋海風產區
這三大區分別有幾個縣市的產區
- 高海拔地區
海拔800公尺至1300公尺,氣候較冷的關係
咖啡果實成熟時間較會比較長,也因此帶有豐富的養分
在烘焙的時候,更能烘焙出較多風味的層次
特色是酸度高、豆體飽滿、風味濃郁、口感厚實
有豐富花香及水果調性
產區分別有雲林古坑石壁地區、屏東三地
- 中低海拔地區
海拔400公尺至800公尺,氣候溫暖適合咖啡生長
咖啡園若有遮陰環境可使咖啡成熟更加緩慢
產生較少的咖啡果實,所以味道更集中
內容物更豐富,苦味明顯低降低,甜度增高
特色是酸度中等、豆體厚實、香氣、風味與口感適中
整體平衡感佳,帶有巧克力、奶油、水果的酸氣及香味
產區有南投國姓及魚池、台中東勢、雲林古坑
台南東山、彰化八卦山
- 太平洋海風地區
此地區位於台灣東部鄰近太平洋
氣候溫暖也助於咖啡生長,咖啡田位於山區
因為東部地區日夜溫差大的氣候
能使咖啡生長過程當中累積了營養物質
相對也提高了咖啡的整體品質
特色是酸度中等、甜感佳,口感濃厚,脂感細膩
常帶有香料、柑橘、葡萄、巧克力、核果類、水果甜
台東產區的咖啡栽植可區分為三大區域
南迴區域、海岸區域以及縱谷區域
(圖片上為咖啡的處理法,由左至右:水洗、蜜、日曬)
朝精品咖啡發展
台灣咖啡由於地理環境與人工昂貴等因素
與第三世界國家產量相比注定處於劣勢
唯有朝向「精品咖啡」發展方有生機
著有「台灣咖啡萬歲」的達人韓懷宗說想成為精品咖啡
美國咖啡品質協會(Coffee Quality Institute,簡稱CQI)
標準來說拿到杯測80分以上咖啡豆,才能被稱精品級
而杯測指的是檢測生豆,並以相同參數浸泡咖啡
由杯測師就每支豆的風味、酸質等十大項進行評分。
台灣的咖啡
產季12月至隔年5月,鮮紅咖啡果實代表採收季節來臨
參考資料及圖片來源
(https://food.ltn.com.tw/article/6084)
(https://reurl.cc/0jxyzo)
Le Brewlife 樂步咖啡
@lebrewlife
https://www.lebrewlife.co/